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一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一深厚期许和深情嘱托,研究生学院20名在校生联合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共同组成“红心向党”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8日—7月1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开展为期8天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探寻传统建筑,坚定文化自信,书写青年传承 7月8日,实践团队走进避暑山庄,团队成员于避暑山庄丽正门向工作人员及景区游客共发放两百余份宣传单、一百五十余份问卷,在景区内,同学们用电脑播放相关视频及PPT,为两百余游客宣讲“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理论知识。此外,团队成员进入博物馆,由文物讲解员讲解,为成员介绍传统文化建筑的丰富内涵及民族宗教政策。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收获颇丰,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更是激发了自身不懈奋斗的动力。 (点击每张图片即可查看原图)

探寻传统建筑,贯彻文化自信,书写青年传承 纵览普宁寺庙,领略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7月9日,实践团队走进普宁寺,团队成员于普宁寺门口向工作人员及景区游客共发放一百余份宣传单。随后,团队成员集体参观有关历史碑刻以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意识到普宁寺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作为研究生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着力画好筑梦“同心圆”,拧紧思想“总开关”。 
纵览普宁寺庙,领略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投身示范乡村,探索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月10日,实践团队走进大贵口村,团队成员于双滦区大贵口村、相关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发放并回收问卷,尽量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成员们于当地进行走访调查,与村民们探讨关于喜迎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相关理念并询问建议,做好相应记录,并根据问卷汇总情况及时调整讲稿方向和内容。成员们与村民共同观看《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和《“平”语近人》并交流学习思想,最后成员们运用PPT理论视频和面对面村民宣讲,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庆祝建党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好思想政治准备、打好群众基础。 
投身示范乡村,探索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云游塞罕林场,弘扬塞罕精神,谱写绿色新篇 7月11日,实践团队走进塞罕坝,以线下宣讲和“云宣讲”相结合、理论知识宣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队员们线下开展绿色行动,参观月亮山“望海楼”、尚海纪念林和塞罕坝展览馆,学习林场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投身事业的热情,在队长马静宜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会议,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进一步树牢了生态文明理念。 
云游塞罕林场,弘扬塞罕精神,谱写绿色新篇 走进滨河社区,情暖桑榆生活,赓续红医血脉 7月14日,实践团队来到滨河社区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展开实践活动。在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白俊平主任的主持下,社区老党员贾化新同志为广大师生讲解党史,在场人员一同为寿星老人庆祝生日。在场师生聆听了老同志的亲身经历,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切实增进了爱国主义情怀。研究生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书记苗光新作总结讲话,强调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凝聚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党史教育会在全场人员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氛围中落下帷幕。 
走进滨河社区,情暖桑榆生活,赓续红医血脉 岁在壬寅,时值盛夏。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承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基层、用心观察、学以致用,引导广大群众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提升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承医青年的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广大青年人应有所作为,要自觉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一深厚期许和重任,赓续红医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马静宜 贾圆露 路玥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范萌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王海民 |